学院:开创工科专业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新模式

发布者:dzgcxy发布时间:2019-03-12浏览次数:605

为更好地发挥学校“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与创新”四项职能,进一步丰富“地方性、应用型、开放式”办学内涵,经与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(淮南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)孔庆校长沟通协商,本学期117周每周三下午,学院为十六小三、四、五、六年级学生专门开设《电子作品制作》“科技体验教育”课,由电子信息工程系沈晓波主任组织编排授课内容,并与吴琰、束仁义、蔡俊三位老师轮流主讲,60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现场进行一对一指导。

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,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,沈晓波等老师因材施教,首先讲授实验安全制度、电子技术基础知识,然后通过光敏小台灯项目练习基本元器件、设备认知和焊接技能,最后通过行走机器人练习复杂元器件认知、焊接及组装技能,并依据不同年级采用不同项目授课,六年级设计智能音响,五年级设计行走机器人,四年级设计循迹小车,三年级设计智能声控台灯。每次授课采取教师讲授、操作实训、小学生课外拓展的方式进行。

227日、36已完成的五年级一班、三班的授课活动期间,主讲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,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小学生的科技热情,整个过程积极、兴奋地操作电焊台等设备,完成了全部电子作品制作,当行走机器人前进、后退、发出声光提醒的时候,小学生和大学生、参与的教师均露出了成功的微笑。校长孔庆、教导主任赵敏、班主任、科技老师及部分学生家长亲临现场,电子工程学院杜建明院长、岳德良书记还同孔校长进行了友好的交流。

“科技体验教育”课的开设,开创了工科专业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新模式,首先是共享了大学和小学的教学资源,体现了开放式办学特色;其次是利用专业知识提高了小学生科技意识,培养了后备人才,体现学校地方性、应用型办学特色;第三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,激发了他们学好专业的热情,拓宽了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途径。学院将继续探索,完善机制,加快凝练工科专业服务地方教育新模式,形成工科教育特色,为学校内涵发展贡献力量。